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秋行軍蟲防治即將進入第三階段過渡期,籲請農民依據專家指導,逐步調整防治管理措施

「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簡稱應變小組)表示,秋行軍蟲自108年6月8日在我國發生迄今已超過1年8個月,昨(5)日應變小組召開秋行軍蟲災害防救第9次會議,與專家學者及各地方政府疫情監控處理小組討論並決議,秋行軍蟲防疫策略將自110年3月1日起調整進入第三階段過渡期,對於發生田區,政府仍提供2次藥劑補助,但不再補助施藥工資,過渡期至6月30日止,自7月1日起正式進入第三階段由農民自主管理,但政府仍將持續監測並適時預警,提醒農民注意防治。
應變小組表示,秋行軍蟲為國際重要農業害蟲,我國於首例確認發生即擬定三階段緊急防疫措施,目前第二階段強制施藥。至今全國通報發生面積累計約3萬5千公頃,寄主作物包括玉米、高粱、百慕達草、薏苡、小米、狼尾草、薑、落花生及水稻等9種,其中又以玉米及高粱最容易受危害。農委會為協助農民田間管理,已建立玉米及高粱等作物整合性管理技術(IPM),並加強辦理重點農戶教育宣導。經盤點防治成效,多數農民均已瞭解秋行軍蟲特徵辨識及整合性管理措施,只要依正確方法適時防治,將不會影響產量;此外,地方政府亦完成防疫資材購置,做好調整防疫策略之準備。
應變小組指出,依據秋行軍蟲生物特性及全球疫情現況,國內已不可能將其完全撲滅,且病蟲害整合性管理之核心理念是利用多元防治方法,例如預防、監測及干預等策略,將其族群數量控制在經濟危害水準之下,使農民所投入之防治成本符合經濟效益,亦可兼顧環境友善及生態平衡。另為因應今年乾旱以致部分地區第一期稻作休耕,為避免休耕地疏於管理,或因轉種植其他雜糧或綠肥作物導致秋行軍蟲發生蔓延,以及降低防疫策略調整後所可能產生之影響,昨日會議決定第三階段初期規劃有4個月過渡期,過渡期間(3月1日至6月30日)鼓勵使用多元防治方法,政府持續補助藥劑2次,不再補助施藥工資,並加強辦理農民教育宣導及高風險田區監測調查。
應變小組呼籲,未來農民種植秋行軍蟲偏好之寄主作物,仍應提高警覺,在苗期階段加強巡田,及早發現且掌握管理技巧,適時防範效果最好,過渡期若有發現作物遭受危害,仍應通報地方政府,並配合防治措施,如另有相關施藥或整合性管理技術指導需求,可洽請轄區農業改良場協助,或逕至防檢局官網秋行軍蟲專區查詢相關資訊。

 

聯絡人:聯絡人: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  電話:02-2343146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