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秋行軍蟲防疫有做好 收成產量不會少

「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簡稱應變小組)說明,本期作金門高粱於7月底爆發大面積秋行軍蟲入侵為害情形,逾1,700公頃耕作面積無一倖免,為守護金門高粱產業,中央及地方於第一時間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把握作物生長初期之最佳防治時機,齊心進行大面積共同防治作業,防治率均可達8成以上。目前金門高粱已陸續採收,截至24日,收成面積近200公頃,單位產量可達1,700公斤/公頃,接近過往高粱栽培最高產量,顯見適時適當的防治,秋行軍蟲為害將對產量不具威脅影響。
應變小組特別指出,目前秋行軍蟲防治仍屬第二階段緊急防治,相關防治藥劑與第一次施藥工資仍由政府負擔,而國內玉米田區經過去幾個月實際觀察發現,秋行軍蟲偏好取食作物幼嫩生長期,當田區新植玉米生長高度約10公分時,秋行軍蟲雌成蟲即會產卵為害,隨玉米生長至輪生期,老熟幼蟲即可入土化蛹,此時植株常可見嚴重食痕,但不易發現幼蟲。因此,作物苗期階段為秋行軍蟲最佳防治時機,當幼蟲尚未鑽蛀進入作物心葉,施用藥劑容易接觸到蟲體,防治效果好,且施藥1-2次後,即可大幅控制疫情,無須使用4次藥劑。
應變小組強調,二期作國內轉(契)作硬質玉米及青割玉米產區主要集中於雲嘉南地區,隨栽培時間順序,秋行軍蟲疫情自9月底起,一路由雲林逐漸往南移動,雲、嘉地區目前正依施藥時程進行化學防治,雲林通報案件已逐漸減少,但本週臺南市已出現大面積硬質玉米田區受害,隨著臺南地區硬質玉米及青割玉米仍持續播種栽種,秋行軍蟲發生案例與地區可能持續發生。因為秋行蟲防治藥劑並無預防效果,應變小組籲請農民於栽培初期應加強自主田間巡查,一旦發現秋行軍蟲趕緊通報,把握防治時機,為防治秋行軍蟲最有效方法,切勿放任田區蟲體滋生,影響整體防疫作為。
應變小組指出,為提升農民秋行軍蟲辨識及自主管理能力,農委會所屬試驗場所及各地方政府針對重點產區持續密集辦理秋行軍蟲宣導講習,目前已辦理宣導講習共計126場次,8,579人次參與。並規劃近期於彰、雲、嘉、南等國內主要硬質玉米產區,結合地方政府辦理轄內大佃農及秋作玉米農民宣導講習,並繼續透過多元管道宣導農民主動巡田及通報防治。另,截至10月24日止,全國各縣市均有秋行軍蟲通報確定案件計2,328件(7,520公頃),目前已完成銷毀81件(23.73公頃),藥劑防治1,739件(3,058公頃)。秋行軍蟲相關疫情資訊,每日更新於「秋行軍蟲專區」(網址:http://faw.baphiq.gov.tw/)。

 

聯絡人:聯絡人:防檢局組長陳宏伯  電話:02-2343147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