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
facebook分享

歷史沿革

臺灣的植物疫情監測工作,濫觴於民國50年之「水稻病蟲害發生預測」。為保護當時我國最重要的民生糧食─水稻的生產,前農復會結合各區農業改良場,於臺灣所有的水稻產區執行水稻病蟲害監測與發生預測。民國63年為我國香蕉外銷全盛時期,政府特設置「香蕉病蟲害預警系統」,由臺灣香蕉研究所策劃執行,負責高屏地區香蕉園的病蟲害監測。民國83年,為強化東方果實蠅之防治,由農試所建立「果實蠅發生密度調查系統」,於全國各地設置96個監測站,有計畫地監測其發生情形並進行資料分析,提供適時防治之資訊。

自民國79年起,前農委會為強化對農民之作物病蟲害診斷與防治技術服務,補助農業試驗改良場所及相關大學設置「作物病蟲害診斷服務站」,藉由服務農民的方式收集各類作物疫病蟲害疫情,首次將疫情監測的範圍擴及大多數的作物及其疫病蟲害。民國86年,前臺灣省農林廳督導前省屬農業試驗改良場所建立「植物疫情監測體系」,全面整合全國之疫情監測、調查、通報與疫病蟲害鑑定工作,並透過電腦網路的連結,使我國的植物疫情監測工作邁入資訊化及現代化的階段。民國87年防檢局成立,統籌管理及推動全國植物防疫工作,而我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亦需遵循相關國際規範及履行重大疫情通報之義務,民國112年防檢局升格為防檢署,除賡續辦理全國植物疫情監測外,並積極改進疫情通報技術水準及效率。

Top